教育加盟 > 语文知识 > 脑经急转弯 > 正文
过年最开心的就是孩子了,因为过年会收到长辈们的压岁钱,虽然很多时候都被父母收走,但是,孩子们依然盼望着过年,过年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?压岁钱一般给到几岁呢?
过年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?
过年给孩子压岁钱,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,保佑平安,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,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,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。
关于压岁钱,有这样一个传说。据说很久以前,有一种妖怪,叫“祟”。这种妖怪又小又丑,身体黢黑,小手雪白。因为自己个子小,能力有限,所以,每到了除夕夜,这个妖怪就要出来祸害小孩。
只要被祟的手摸过脑门的孩子,就会发高烧,说胡话。一直持续三天三夜,最后孩子脑子会被烧坏,彻底变成个傻子。
有一对夫妻,他们老来得子,对这个孩子宝贝得很,生怕祟跑来伤害他。除夕当天晚上,夫妻俩说什么也不让孩子睡觉。他们找了8枚铜钱和一张红纸,让孩子自己包着玩。小孩玩了好久,实在是太困了,就回到自己的房间,把铜钱压在枕头底下,睡着了。
半夜,突然刮起了一阵阴风,祟果然偷偷跑来了。他跑到小孩的枕头边,刚伸出小手,只见,刷的一下,枕头下的铜钱发出一阵耀眼的金光把祟吓跑了,第二天,老夫妻把铜钱吓走妖怪的事告诉了别人。别人也开始纷纷效仿。因为岁和祟同音,大家就把它叫做压岁钱。
还有一个传说,北宋神宗年间,某年春节,副宰相王韶的小儿子南陔,跟随大人在街头观灯游玩时,被歹人掠走。逃跑过程中,正巧遇朝廷车子经过,南陔大声呼救,歹人放下南陔仓皇逃跑。
后来,宋神宗得知此事后,就赐予南陔一些金钱,给他压惊。从此以后,“压岁钱”在民间流传开来。
压岁钱的发展历程
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。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,或叫大压胜钱,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,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。
唐代,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。当时春节是“立春日”,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,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。
宋元以后,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,称为春节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。
民国以后,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,其寓意为“长命百岁”,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,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,象征着“财源茂盛”、“一本万利”。货币改为钞票后,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,因为“联”与“连”谐音,预示着后代“连连发财”、“连连高升”。
压岁钱一般给到几岁?
春节给孩子压岁钱成为了一种习俗,那么孩子多大不再给他压岁钱呢?相信知道答案的人并不多,那么压岁钱一般给到几岁呢?
第一种说法:压岁钱给到14岁,古时候人们超过14岁就认为成年了,那么孩子应该是14岁以下才有压岁钱。
第二种说法:压岁钱给到18岁,在我国,18岁意味着成人了,不接受压岁钱也是孩子长大成人的象征。
第三种说法:在一些地区,未工作前都要给压岁钱,因为晚辈还没有工作能力,需要长辈的支持,至于给多少,根据家庭的经济条件而定。
第四种说法:压岁钱可以一直拿到结婚为止,因为在父母眼里只要是还未成家,肯定都当小孩对待。
综合以上几种说法,可以看出,给不给压岁钱、压岁钱给到几岁,是视经济条件、家庭环境等因素而定,但是,无论给到几岁都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,合理使用压岁钱。
过年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?
过年给孩子压岁钱,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,保佑平安,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,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,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。
关于压岁钱,有这样一个传说。据说很久以前,有一种妖怪,叫“祟”。这种妖怪又小又丑,身体黢黑,小手雪白。因为自己个子小,能力有限,所以,每到了除夕夜,这个妖怪就要出来祸害小孩。
只要被祟的手摸过脑门的孩子,就会发高烧,说胡话。一直持续三天三夜,最后孩子脑子会被烧坏,彻底变成个傻子。
有一对夫妻,他们老来得子,对这个孩子宝贝得很,生怕祟跑来伤害他。除夕当天晚上,夫妻俩说什么也不让孩子睡觉。他们找了8枚铜钱和一张红纸,让孩子自己包着玩。小孩玩了好久,实在是太困了,就回到自己的房间,把铜钱压在枕头底下,睡着了。
半夜,突然刮起了一阵阴风,祟果然偷偷跑来了。他跑到小孩的枕头边,刚伸出小手,只见,刷的一下,枕头下的铜钱发出一阵耀眼的金光把祟吓跑了,第二天,老夫妻把铜钱吓走妖怪的事告诉了别人。别人也开始纷纷效仿。因为岁和祟同音,大家就把它叫做压岁钱。
还有一个传说,北宋神宗年间,某年春节,副宰相王韶的小儿子南陔,跟随大人在街头观灯游玩时,被歹人掠走。逃跑过程中,正巧遇朝廷车子经过,南陔大声呼救,歹人放下南陔仓皇逃跑。
后来,宋神宗得知此事后,就赐予南陔一些金钱,给他压惊。从此以后,“压岁钱”在民间流传开来。
压岁钱的发展历程
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。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,或叫大压胜钱,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,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。
唐代,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。当时春节是“立春日”,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,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。
宋元以后,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,称为春节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。
民国以后,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,其寓意为“长命百岁”,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,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,象征着“财源茂盛”、“一本万利”。货币改为钞票后,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,因为“联”与“连”谐音,预示着后代“连连发财”、“连连高升”。
压岁钱一般给到几岁?
春节给孩子压岁钱成为了一种习俗,那么孩子多大不再给他压岁钱呢?相信知道答案的人并不多,那么压岁钱一般给到几岁呢?
第一种说法:压岁钱给到14岁,古时候人们超过14岁就认为成年了,那么孩子应该是14岁以下才有压岁钱。
第二种说法:压岁钱给到18岁,在我国,18岁意味着成人了,不接受压岁钱也是孩子长大成人的象征。
第三种说法:在一些地区,未工作前都要给压岁钱,因为晚辈还没有工作能力,需要长辈的支持,至于给多少,根据家庭的经济条件而定。
第四种说法:压岁钱可以一直拿到结婚为止,因为在父母眼里只要是还未成家,肯定都当小孩对待。
综合以上几种说法,可以看出,给不给压岁钱、压岁钱给到几岁,是视经济条件、家庭环境等因素而定,但是,无论给到几岁都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,合理使用压岁钱。
猜你喜欢
- 03-29 为什么台球九号球下面有下划线?
- 03-29 为什么会形成茶渍_茶渍形成的原因_去茶
- 03-29 为什么汽车轮胎是黑色的_汽车轮胎怎么不
- 03-30 为什么说海鹦是爱团结的鸟?
- 03-29 为什么健身吃鸡胸肉_健身鸡胸肉怎么吃?
- 03-29 种子为什么会发芽?
- 03-30 为什么说燕子是“捕虫能手”_燕子一天能
- 03-30 燕窝为什么那么贵_燕窝有什么营养
- 03-30 鸡为什么要吃沙子_鸡吃沙子的原因是为了
- 03-30 牛为什么总是不停地咀嚼_牛反刍的过程
- 03-30 为什么有些动物要休眠_动物冬眠的原因
- 03-30 为什么长臂猿的手臂特别长?
- 03-30 为什么白兔的眼睛是红色的?
- 03-30 为什么白色的动物很少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