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佼佼者,都会鼓励孩子去做一些事情。然而,纵观“学霸”群体,会神奇地发现:决定孩子成绩和学习效率的,不是用时间堆积起来的“努力”,而是专注力!但因爱得太过,或是太着急,往往在特别的时期,父母会做出破坏孩子专注力的事情最常见的这三件事。
一、反复询问
相信很多家长,尤其是老人,总爱在孩子认真玩耍时,时不时地拿着水杯凑过去问:要喝水吗?如果宝贝玩得正起劲,没有回答,家长就反复不停地问,或者直接把水杯塞到孩子的嘴里,就担心孩子会因为一时没喝水就口渴缺水。实际上这就在无形中打扰了孩子的专注力。
相类似的情况还有,“宝贝,来吃饭了!”“宝贝肚子饿了没”“宝贝擦擦汗”等等,都是在打扰孩子。我们革命领袖陈毅爷爷在小时候看书达到了忘我的境界,妈妈端了吃的进来,他把馒头蘸了墨水吃也全然不知。如果陈妈妈反复地叮嘱他“吃饼干”,他一定不会吃了墨水,但也少了高度专注的好习惯。
相比于吃饱饮水,专注力显得更加难得可贵。当孩子在专注地做着某件事时,家长不妨先不要打扰孩子,让孩子主动休息时再进行其它活动。
二、反复催促
小年纪的宝贝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新鲜,有时候蹲在路边看“蚂蚁搬家”都能看得津津有味、废寝忘食、流连忘返。如果你家宝贝观察事物能达到这种境界,你应该偷着乐了!可恰恰相反,不少家长不厌其烦地催促着孩子“走了走了”,仿佛要去赶什么大事似的。孩子在家长的不断催促中,只能意犹未尽地离开。
家长是赶上了你的“大事”,可孩子却失去了一个观察事物的好机会,多么可惜!
三、反复纠正
有的家长总喜欢好为人师,看着孩子有做得不符合内心的做法时,就忍不住出手纠正。孩子人正好好地在那搭积木,你偏一会一个“你不能这样搭”“这样会倒的”“这样更好看”。你是放下手机陪孩子了,可不是这个陪法啊,你就不能孩子搭一个,你搭一个?或者孩子遇到了问题你和孩子一起想办法?
你的不断纠正正是在不断地打断孩子的思路,你怎么就知道孩子五分钟后悟不出你说的浅显道理呢?
所以,要想提高孩子的专注力,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不打扰,不唠叨,不阻止。有的家长会担心,“哎呀,到了吃饭点,孩子还在那自顾自地玩,我们不叫他吃饭,他一直不来吃,饿坏了以后肠胃也跟着不好,身体搞坏了可怎么办?”其实家长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,幼小的孩子专注时间也就十几二十分钟,与其打扰孩子,不如多等会儿孩子,让孩子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多多停留片刻,享受专注的乐趣。
本文标签: